“错位的竞争”:大国在中亚地区的互动新态势
- 【摘要】
- 自中亚国家独立以来,主要域外大国俄罗斯、美国和中国在中亚形成“错位竞争”互动关系模式。“错位”主要体现在:一是俄美中对中亚地区的定位有差别;二是在俄美中对中亚的投入上,俄罗斯投入最多,中美次之;三是俄美中在中亚的影响分领域,俄主要在政治和安全领域,美主要在社会领域,中则主要在经济领域。形成这一模式的主要原因:一是俄美中在中亚的战略目标不同,俄试图恢复在中亚的传统优势地位,美致力于“遏制、整合和塑造”,中则追求稳定西部边疆和发展“一带一路”;二是俄美中在中亚的威胁和机会感知不同,俄对中亚威胁和机会感知较高,美较低,中则三者居中;三是俄美中在中亚的比较优势不同,俄主要在历史、文化、经济领域,美在规范和机制、盟友两个方面,而中主要在经济领域。“错位的竞争”模式在短期内维持了中亚地区的秩序稳定,也使中亚国家开展“多元平衡”外交成为可能。然而,近年来俄美中对中亚地区的关注和投入增大,互动关系中“错位”的程度正趋于减弱,域外大国在中亚地区的竞争将日益激烈。
【作者】曾向红、王子寒
【作者单位】曾向红,兰州大学中亚研究所、兰州大学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教授;王子寒,兰州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
【期刊】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年.卷(期):页码】2024.6 (14):23-48
【DOI】
【关键词】“错位的竞争” 大国博弈 中亚地区 “C5+1”机制 中国-中亚合作
欢迎阅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您是该文第149位读者!
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投稿登录
查稿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更多学者专区
- 刘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 李静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 <p>陆齐华/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编审、《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p>
- 高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东欧室主任、研究员、博导
- 张聪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战略室副主任、研究员
- <p>马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社会文化政治研究室副研究员 </p>
- 韩克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室副研究员
- 张红侠/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胡冰/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编辑、《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肖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和高加索研究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