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金融安全到金融主权:俄罗斯调整金融政策的逻辑与实践
- 【摘要】
- 随着金融全球化的发展和大国竞争的加剧,金融主权日益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问题。金融主权问题涉及主权国家向超国家经济组织让渡部分金融权力,对发展中国家或新兴经济体来说,则涉及为融入经济一体化进程而摒弃部分主权。俄罗斯对金融主权的关注始于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但开启大规模金融主权建设却是在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美欧制裁凸显出俄罗斯金融的脆弱性,更对俄金融主权造成了实质性冲击,使其不得不考虑重构货币金融体系。在俄罗斯的政策逻辑中,维护金融安全是毋庸置疑的长期任务,而捍卫金融主权则是在遭遇严厉制裁条件下被时代赋予的更高战略目标。俄罗斯从金融安全到金融主权的政策升级,一方面体现出俄罗斯对金融主权的独特认知,一般意义上的“向超国家经济组织让渡部分主权”或“为融入一体化进程而摒弃部分主权”在俄罗斯语境下不具有现实性,俄罗斯也不认为这两种情况会对其金融主权造成威胁;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俄罗斯对安全和主权的差异性认知,即当面临安全威胁时可着力改变自身以适应环境,而当主权面临威胁时则必须改变游戏规则,在重构国内货币金融体系的同时,联合友好国家重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当前,俄罗斯虽已作出系统性政策安排,但短期内取得突破的空间有限。
【作者】丁超 丁一博
【作者单位】丁超,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副研究员;丁一博,财政部预算评审中心中级经济师。
【期刊】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年.卷(期):页码】2025.4 (15):62-83
【DOI】
【关键词】俄罗斯金融 金融主权 金融安全 金融制裁 金融政策
欢迎阅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您是该文第86位读者!
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投稿登录
查稿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更多学者专区
-
刘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
李静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
<p>陆齐华/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编审、《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p>
-
高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东欧室主任、研究员、博导
-
张聪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战略室副主任、研究员
-
<p>马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社会文化政治研究室副研究员 </p>
-
韩克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室副研究员
-
张红侠/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胡冰/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编辑、《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肖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和高加索研究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