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初俄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演变——以地方经济事务委员会为例
- 【摘要】
- 20世纪初,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俄国社会发生了挑战政府的革命,要求分享政府的权力。政府在镇压革命的同时,也开始了向地方分权的举措。1904年3月22日,经过与地方自治机构各派的讨价还价,根据内务大臣普列维的建议,设立了讨论地方自治与管理的地方经济事务委员会。政府的分权举措并没有平息社会的挑战,反而引发了1905年革命。政府与地方自治机构出现了政府分权和社会限权的争论。杜马的召开,激化了社会与政府的冲突,直到政府实行战地法庭并改变选举法,驱逐激进派,才走向了政府主导的立宪道路。新任大臣会议主席兼内务大臣斯托雷平,联合愿意与政府合作的保守派,把地方经济事务委员会变成了预备杜马。在1908~1910年召开的5次会议中,政府与贵族围绕无等级地方自治和地方管理的合法化展开了激烈交锋,致使改革夭折。虽然在沙皇的帮助下,斯托雷平强行推动了西部地方自治,但是斯托雷平与贵族的合作结束了,地方经济事务委员会也逐渐失去了存在的价值。
【作者】解国良
【作者单位】解国良,苏州科技大学人文学院亚太国家现代化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副教授。
【期刊】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年.卷(期):页码】2019.3 (9):129-150
【DOI】
【关键词】沙皇俄国;地方经济事务委员会;普列维;斯托雷平;立宪;地方自治
欢迎阅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您是该文第3527位读者!
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投稿登录
查稿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更多学者专区
-
刘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
李静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
<p>陆齐华/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编审、《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p>
-
高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东欧室主任、研究员、博导
-
张聪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战略室副主任、研究员
-
<p>马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社会文化政治研究室副研究员 </p>
-
韩克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室副研究员
-
张红侠/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胡冰/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编辑、《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肖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和高加索研究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