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卫国战争中的食物购买证政策
- 【摘要】
- 1941年德国的入侵加剧了苏联本已存在的粮食危机。为了攻克粮食不足的难关,苏联在后方颁布了食物购买证政策,将城市居民分为四类两等,凭证定量供应粮食。在实践中,该政策受到了粮食供给不足和影子分配的困扰。对此,苏联政府千方百计拓宽供应渠道,不断加强对粮食资源的监管。在联共(布)积极作为、社会各界和外国盟友的竭诚襄助下,购买证政策的运行日益良好,对保证最广泛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需求、提高关键部门的劳动生产率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该政策自带的诸多差异性,也引发了社会非议,有待于农业改革解决。
【作者】张丹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期刊】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年.卷(期):页码】2020.2 (10):139-153
【DOI】
【关键词】卫国战争;食物购买证;定量供应;影子分配
欢迎阅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您是该文第3327位读者!
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投稿登录
查稿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更多学者专区
-
刘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
李静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
<p>陆齐华/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编审、《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p>
-
高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东欧室主任、研究员、博导
-
张聪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战略室副主任、研究员
-
<p>马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社会文化政治研究室副研究员 </p>
-
韩克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室副研究员
-
张红侠/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胡冰/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编辑、《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肖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和高加索研究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