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到”的现代国家:中亚内部划界问题追溯与分析?
- 【摘要】
- 中亚陆地边界分为四个演变历程:古代部落边界、沙俄殖民边界、苏联行政边界与现代主权边界。所谓“迟到”,即现代国家(民族国家)在18世纪欧洲发端之后,“边界”应当发挥的主权作用仅在中亚地区“继承”出五个单一民族加盟共和国,具有领土主权意义的边界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中亚五个独立民族国家。苏联解体后,中亚版图被迫割裂,新独立国家面临区域族群集体身份升级为五个单一民族国家个体构建的实际问题,陆地边界冲突在中亚内部尤为明显,聚落于费尔干纳盆地内的三国六州争端频发。乐观来说,中亚局部边界冲突并未上升至国际层面,问题解决路径更侧重于“苏联行政边界”向“现代主权边界”的转型,以及部分边界边境管理制度的合理建立。20世纪末,五国领导人对现代国家构建的诉求上升,中亚民族国家在“迟到”的过程中不断摸索,履行国际法进行划界谈判与合约勘界的现实做法,也可谓收之桑榆。
【作者】 但杨、潘志平
【作者单位】 但杨,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6级博士研究生,新疆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助理研究员;潘志平,新疆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期刊】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年.卷(期):页码】2020.4 (10):130-153
【DOI】
【关键词】 中亚;边界问题;陆地边界;现代国家
欢迎阅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您是该文第3375位读者!
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投稿登录
查稿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更多学者专区
-
刘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
李静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
<p>陆齐华/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编审、《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p>
-
高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东欧室主任、研究员、博导
-
张聪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战略室副主任、研究员
-
<p>马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社会文化政治研究室副研究员 </p>
-
韩克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室副研究员
-
张红侠/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胡冰/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编辑、《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肖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和高加索研究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