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综合分析:影响因素、均衡点与中俄能源合作
- 【摘要】
- 2020年年初至今,国际原油价格大幅下跌,需求端、供给端均起了重要作用。通过从供给端与需求端角度分别对影响国际油价变化的短期、中期、长期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引发本次国际油价下跌的主要原因是新冠疫情引起的全球经济预期悲观,导火索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及其合作伙伴(“OPEC+”)达成的限产保价协议效果有限。引发本次原油期货合约跌入负值的另一个特殊原因是原油期货合约与库存将满等短期期货市场因素。国际油价均衡点逐渐下移的根本原因在于可再生能源发展以及能效提高导致原油需求大幅下降,美国页岩油产量大幅增加,供需失衡导致油价下跌。本次国际油价可能的均衡点将出现在美国页岩油边际成本与其他主要石油输出国财政盈亏油价之间区域的下部。当前国际原油买方市场环境对中俄能源合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应短期适度增加油气储备,但避免被大量长期油气进口合同绑定,谨慎参与俄罗斯油气上游勘探开发;借助油气进口,带动中国油气装备、服务、技术、标准更多进入俄市场;逐步弱化石油美元,增强中国在中俄乃至国际油气交易中的地位和话语权;利用全球最大油气进口国地位,将油气进口作为外交筹码,换取其他外交谈判妥协。
【作者】徐洪峰、李杨
【作者单位】徐洪峰,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李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全球能源与环境研究中心、金砖国家研究中心研究员。
【期刊】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年.卷(期):页码】2021.2 (11):52-74
【DOI】
【关键词】国际油价;供给端;需求端;均衡点;中俄能源合作
欢迎阅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您是该文第3820位读者!
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投稿登录
查稿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更多学者专区
-
刘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
李静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
<p>陆齐华/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编审、《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p>
-
高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东欧室主任、研究员、博导
-
张聪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战略室副主任、研究员
-
<p>马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社会文化政治研究室副研究员 </p>
-
韩克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室副研究员
-
张红侠/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胡冰/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编辑、《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肖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和高加索研究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