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理论视域下的欧亚民族国家构建
- 【摘要】
- 本文从现代化理论的视角,对苏联解体后新独立的11个欧亚国家在选择发展道路方面取得的成就、经历的波折进行了全面梳理。这些国家的发展历程有一定的相似性,彼此间既有密切的政治经济和历史文化联系,也经历了分化、冲突甚至战争,构成了一个独特的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空间。独立30多年来,这些国家的发展已经拉开了明显的距离,经济实力和政治体制出现了较大差异,但面临的问题依旧是相似的,特别是走向现代化民族国家的进程都是非常曲折的。本文着重分析它们在政治经济转型的不同阶段所面临的难题,并指出欧亚国家在现代化模式选择中的最优先任务是巩固民族国家的独立和主权。它们既看重国家治理能力的提升和国家权力合法性的强化,又希望尽快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特别是大国的认可,因此造成一些矛盾的现象,导致其现代化进程呈现出“非典型”的、相互矛盾的特征,出现了“现代化”和“传统化”、“现代性”和“传统性”的现实冲突。对在后苏联空间诞生的欧亚新独立国家来说,其现代民族国家的构建具有特殊性,国家独立在前,民族建构在后,难以同步进行和完成,需要解决好国家认同、政权合法性、政策统一、民众参与、财富分配等五个方面的紧迫问题。
【作者】孙壮志
【作者单位】孙壮志,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期刊】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年.卷(期):页码】2024.1 (14):1-16
【DOI】
【关键词】现代化理论 欧亚民族国家 欧亚国家现代化 发展道路 体制转型
欢迎阅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您是该文第1464位读者!
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投稿登录
查稿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更多学者专区
-
刘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
李静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
<p>陆齐华/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编审、《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p>
-
高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东欧室主任、研究员、博导
-
张聪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战略室副主任、研究员
-
<p>马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社会文化政治研究室副研究员 </p>
-
韩克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室副研究员
-
张红侠/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胡冰/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编辑、《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肖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和高加索研究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