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结构与相互认知:帝国与周边关系的比较研究
- 【摘要】
- 日本学者认为,当人类处于历史活动空间的扩大和自我认同之间的矛盾特别激化时期,就会意识到帝国的存在,并开始讨论帝国的治理方式,因为人类历史上最为普遍而自然存在的国家形态是帝国。 所以,他们通过考察沙俄帝国统治的弱化, 来批判地认识当今世界的帝国要素, 并通过双向反馈机制建立历史上的帝国和现今帝国的认知关系, 得出了当前国际社会的主权民族国家体系和帝国式的体系同时并存、民主化和民主本身正处于世界性的转折点等结论。 日本学者的帝国研究只是认知当前现实世界的一种视角, 并非阐明世界的一种理想模式, 但不管怎样, 区域研究者首先需要掌握民族国家的限度和帝国存在悖论的特征。
【作者】阎德学
【作者单位】阎德学, 华东师范大学周边中心、俄罗斯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期刊】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年.卷(期):页码】2017.2 (7):63-73
【DOI】
【关键词】帝国治理 周边关系 沙俄帝国 美利坚帝国 学术史
欢迎阅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您是该文第4886位读者!
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投稿登录
查稿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更多学者专区
-
刘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
李静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
<p>陆齐华/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编审、《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p>
-
高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东欧室主任、研究员、博导
-
张聪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战略室副主任、研究员
-
<p>马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社会文化政治研究室副研究员 </p>
-
韩克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室副研究员
-
张红侠/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胡冰/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编辑、《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肖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和高加索研究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