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贸易联系、影响因素及效率研究——基于社会网络分析与随机前沿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 【摘要】
- 本文通过社会网络分析法剖析了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23个国家贸易联系,在此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引力模型选取中心度稳居第一的中国作为研究对象国,剖析了贸易联系的影响因素及效率。结果表明:第一,贸易联系:沿线国家贸易往来愈加紧密;中国在贸易网络中占据主导地位,经济影响力不断上升;其他国家的贸易影响力升降不一。第二,影响因素:GDP总量对进口、出口和总贸易的正效应显著,距离和政治风险负效应显著;人口总量对出口贸易正效应显著却对进口贸易有显著负效应,共同边界对总贸易和进口贸易负效应显著;上合组织对出口和总贸易正效应显著;WTO对总贸易和进口贸易正效应显著;进口关税水平对出口贸易负效应显著。第三,贸易效率:中国与沿线国家整体贸易效率年均增幅达2%以上,贸易规模仍有较大的增长空间;中国对沿线国家贸易不平衡现象突出。
【作者】刘伟 高志刚
【作者单位】刘伟,新疆财经大学讲师;高志刚(通讯作者),新疆财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期刊】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年.卷(期):页码】2018.6 (8):134-152
【DOI】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贸易联系;社会网络分析;随机前沿引力模型
欢迎阅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您是该文第4256位读者!
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投稿登录
查稿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更多学者专区
-
刘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
李静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
<p>陆齐华/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编审、《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p>
-
高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东欧室主任、研究员、博导
-
张聪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战略室副主任、研究员
-
<p>马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社会文化政治研究室副研究员 </p>
-
韩克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室副研究员
-
张红侠/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胡冰/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编辑、《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肖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和高加索研究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