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强国应对大国干涉的逻辑与选择——基于军购案例的研究
- 【摘要】
- 大国竞争背景下,中等强国群体如何应对体系主导国“选边站队”的威胁值得关注。既有研究认为,中等强国能够通过对冲等战略行为维持相对自主,也会借助多边场合推进有利于自身的共同规范以限制大国行为。然而中等强国并不能总是依靠其社会性身份寻求应对大国的折冲空间。在双边关系特别是涉及彼此安全关切的语境下,中等强国必须独自应对大国的干涉。其中,武器贸易在需求侧具有明确的内政属性,但在供给侧却不可避免地被高度工具化。这种张力使军购场景在研究大国干涉中等强国内政的场景时具有相当的代表性。本文构建了以自主性和军售国支持为核心变量的分析框架,解释中等强国群体独立应对大国干涉的决策逻辑。对军购国而言,自主性首先影响其拒绝干涉的成本,军售方支持则影响拒绝干涉的收益,两者的结合衍生出对成本收益的不同感知和选择。基于不同案例的分析一方面佐证了上述论点,另一方面为中国加强同中等强国群体安全合作,通过契合后者对自主性的追求以排除潜在干扰提供了政策参考。随着中美战略竞争态势的加剧,中国有必要以政治和经济手段创造性地影响他国内政,引导中等强国群体对国际权力结构变化形成正向预期。
【作者】张启平、沈泽源
【作者单位】张启平,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沈泽源,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
【期刊】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年.卷(期):页码】2024.6 (0):49-74
【DOI】
【关键词】中等强国 大国竞争 “选边站队” 军购
欢迎阅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您是该文第133位读者!
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投稿登录
查稿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更多学者专区
- 刘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 李静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 <p>陆齐华/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编审、《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p>
- 高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东欧室主任、研究员、博导
- 张聪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战略室副主任、研究员
- <p>马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社会文化政治研究室副研究员 </p>
- 韩克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室副研究员
- 张红侠/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胡冰/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编辑、《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肖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和高加索研究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