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盟中的有限参与:白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策略选择
- 【摘要】
- 白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的策略选择主要表现为有限参与。一方面,白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中支持俄罗斯的立场,并事实上成为参与方;另一方面,白俄罗斯坚持不派兵,未承认新入俄领土,参与冲突斡旋,又体现出一定的中立性。本文旨在解释俄乌冲突背景下,白俄罗斯作为小国在与俄非对称同盟中的行为逻辑;在对自主—安全交易理论的反思基础之上,探讨白俄罗斯对俄乌冲突的有限参与。自主—安全交易模型聚焦于同盟形成问题,认为同盟中的成员将自主利益和安全利益进行了交易,导致小国往往选择追随大国以求安全。本文认为,小国同样追求自主利益。由于在同盟维持过程中各种条件发生变化,小国对大国的依赖水平并非一成不变,其政策选择亦持续调整。小国的自主性受到安全威胁水平、权力、对同盟的认同度、替代性选项等因素影响。在本案例中,影响白俄罗斯同盟外交决策的关键因素是安全环境变化与替代性联合对象的可得性。2020年总统大选以来白俄罗斯内外安全环境急剧恶化,俄乌冲突使其外部安全进一步受损,并且失去了在俄罗斯与西方之间实施对冲的选项,导致其重返对俄追随的轨道。与此同时,白俄罗斯在同盟外交中自主性下降的情况下,竭力避免因受牵连而进一步利益受损,特别是不愿以牺牲主权为代价建立俄白联盟国家。为此白俄罗斯通过斡旋俄乌谈判和瓦格纳危机,以及开展远弧外交以获取自主利益,因此又表现出中立特征。
【作者】周游
【作者单位】周游,西安外国语大学中亚-环里海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
【期刊】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年.卷(期):页码】2024.6 (0):75-90
【DOI】
【关键词】白俄罗斯 俄乌冲突 小国同盟外交 非对称同盟自主—安全交易
欢迎阅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您是该文第124位读者!
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投稿登录
查稿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更多学者专区
- 刘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 李静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 <p>陆齐华/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编审、《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p>
- 高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东欧室主任、研究员、博导
- 张聪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战略室副主任、研究员
- <p>马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社会文化政治研究室副研究员 </p>
- 韩克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室副研究员
- 张红侠/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胡冰/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编辑、《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肖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和高加索研究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