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效应
- 【摘要】
- 中国和中亚国家具有经济结构和贸易结构互补优势。中国已与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签署了与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相关的双边合作协议,并且共建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已在相关国家达成共识。中国和中亚国家亟待加快建设自由贸易区,充分释放各国的比较优势和贸易潜力,夯实经贸合作基础。本文利用WITS-SMART模型对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产生的经济效应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关税的不断削减,中国和中亚国家大多数产品部门都将从贸易规模扩张中受益,尽管各国的关税收入会出现下降,但是整体的经济福利都将获得提升。如果能够尽快实现零关税,那么中国和中亚国家间的贸易往来会获得快速增长。因此,中国和中亚国家应积极采取措施,加快推动中国中亚自由贸易区谈判与建设。
【作者】刘志中 崔铮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转型国家经济政治研究中心、经济学院。
【期刊】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年.卷(期):页码】2018.2 (8):121-138
【DOI】
【关键词】“一带一路” 中亚自由贸易区 经济效应
欢迎阅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您是该文第4542位读者!
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投稿登录
查稿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更多学者专区
-
刘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
李静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
<p>陆齐华/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编审、《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p>
-
高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东欧室主任、研究员、博导
-
张聪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战略室副主任、研究员
-
<p>马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社会文化政治研究室副研究员 </p>
-
韩克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室副研究员
-
张红侠/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胡冰/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编辑、《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肖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和高加索研究室副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