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通实力”发展水平评估
- 【摘要】
- 本文在分析“通实力”概念的基础上,从吸引力、顺应力、影响力、集聚力和阻通力五个维度,构建了由16个二级指标和45个三级指标组成的俄罗斯“通实力”测算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对俄罗斯“通实力”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估。研究表明,1995~2019年俄罗斯“通实力”水平整体实现较好提升,但受经济转型和相关政策影响,经历了持续下降、缓慢提振、全面提速和上升缓滞四个发展阶段。吸引力和阻通力在推动俄罗斯互联互通发展中发挥了关键作用,未来应重点关注集聚力、顺应力和影响力水平的提升。俄罗斯“通实力”发展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两个方面,劣势主要为内部经济结构束缚和外部经济制裁。在乌克兰危机全面升级背景下,俄罗斯“通实力”发展或将出现断崖式下滑,甚至对全球互联互通格局产生颠覆性影响。
【作者】李振福、周玉涛
【作者单位】李振福,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连海事大学极地海事研究中心主任;周玉涛,大连海事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期刊】 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
【年.卷(期):页码】2023.4 (13):142-161
【DOI】10.20018/j.cnki.reecas.2023.04.007
【关键词】俄罗斯 互联互通 “通实力” 国家实力 实力评估
欢迎阅读《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您是该文第820位读者!
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投稿登录
查稿登录
审稿登录
编辑登录
更多学者专区
-
刘乾/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能源战略研究院助理研究员、硕士生导师
-
李静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博导
-
<p>陆齐华/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所编审、《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p>
-
高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东欧室主任、研究员、博导
-
张聪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战略室副主任、研究员
-
<p>马强/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社会文化政治研究室副研究员 </p>
-
韩克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外交室副研究员
-
张红侠/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研究员、《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胡冰/中国社科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编辑、《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编辑
-
肖斌/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中亚和高加索研究室副研究员